期刊简介
本刊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主要反应我国小儿血液/肿瘤临床、科研及预防医学的动态和成果,传递国内外小儿血液/肿瘤研究进展的最新信息,推广小儿血液/肿瘤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读者对象为从事小儿血液与肿瘤的各级医生、实验室研究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兼顾基层、培养中青年,并益于提高小儿血液与肿瘤疾病的医疗质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小儿血液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6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司英健 王焕民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小儿血液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66/R
- 国内刊号:司英健 王焕民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干扰素对急性白血病的作用
近年来,采用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已使其完全缓解率达到80%~95%,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五年生存率亦可高达70%~80%,但仍有部分患者终复发.微小残留白血病(MRD)细胞的存在是导致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为了终治愈白血病,目前对MRD的检测和治疗愈来愈受重视.本文就干扰素(IFN)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于宏;孙立荣 刊期: 2004- 06
-
更正
......
作者: 刊期: 2004- 06
-
用多肽核酸提高β地贫患者γ珠蛋白基因表达
目的观察与人γ珠蛋白基因互补的多肽核酸(PNAs)对红系干/祖细胞中珠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合成可与人γ珠蛋白基因-186区结合的多肽核酸,加载反向载体肽.二步法进行外周血红系干/祖细胞的液体培养,于第二步培养的第6天加入PNA0、15、30μmol/L.于第二步培养第12天结束培养,提取细胞总RNA.RT-PCR进行cDNA合成和目的片段的扩增;进行PCR产物分析.结果PNAs对正常人及β地贫......
作者:薛红漫;李文益;盂哲;陈环 刊期: 2004- 06
-
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促凋亡作用及其与相关凋亡基因的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在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时细胞发生效应及其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变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细胞色素C作用于HL-60细胞24小时,然后应用光镜、荧光显微镜检测HL-60细胞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对HL-60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用RT-PCR检测Bcl-2、Fa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当细胞色素C浓度在0~37.5mg/L作用HL-60细胞24小时,细胞发生的凋亡逐渐......
作者:方希敏;陈铭珍;陈日玲;程爽;叶中绿;刘梆州 刊期: 2004- 06
-
靶向治疗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是由于一系列基因调控的信号转导过程异常→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过程失控→细胞异常增殖,分化障碍,乃至凋亡→终于形成肿瘤.......
作者:王耀平 刊期: 2004- 06
动态资讯
- 1 618例贫血患儿红细胞MCV/RDW分类的临床意义分析
- 2 CCLG-ALL2008方案治疗303例儿童ALL诱导期感染并发症分析
- 3 sCD40L、CD4+CD45RA+T细胞及CD4+CD45RO+T细胞在儿童ITP中的作用
- 4 母亲子痫前期对早产儿巨核细胞生成和血小板稳态的影响
- 5 尼日尔儿童镰状细胞病380例临床研究
- 6 环孢素A治疗非输血依赖型儿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 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缓解期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临床特征
- 8 以浆膜腔积液和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例
- 9 4种小儿血液病对植物血凝素皮试反应的观察
- 10 ATIC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排泄延迟的相关性研究
- 11 欢迎订阅2015年《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12 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所致喉阻塞外科治疗特点分析
- 13 再谈儿童血友病预防治疗
- 14 泉州市6月~7岁儿童贫血与佝偻病关系分析
- 15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 16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治疗策略(中)
- 17 神经母细胞瘤治疗进展
- 18 急性白血病患儿合并医院血流感染的研究
- 19 生长激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长障碍儿童的疗效观察
- 20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