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主要反应我国小儿血液/肿瘤临床、科研及预防医学的动态和成果,传递国内外小儿血液/肿瘤研究进展的最新信息,推广小儿血液/肿瘤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读者对象为从事小儿血液与肿瘤的各级医生、实验室研究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兼顾基层、培养中青年,并益于提高小儿血液与肿瘤疾病的医疗质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小儿血液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6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司英健 王焕民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小儿血液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66/R
  • 国内刊号:司英健 王焕民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白介素12、白介素4及γ-干扰素在过敏性紫癜儿童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2、白介素4及γ-干扰素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13例合并肾脏损害,并随访8例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以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白介素12、白介素4及γ-干扰素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和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白介素12水平与白介素4及γ-干扰素是否存在相关......

    作者:曾巧慧;梅志勇;钟凤仪;梁少军;陈环 刊期: 2005- 06

  • 尼日尔儿童镰状细胞病38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洲儿童镰状细胞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0年11月至2002年11月在尼日尔马腊迪省住院中心住院,经血液学确诊的380例镰状细胞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贫血和疼痛危象为常见的临床表现,骨关节疼痛占50%为首位,其次为胸腹疼痛占40%;并发急性胸部综合征(ACS)占70%,是病情恶化的证据和各年龄段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关节血肿者采用外科放血术可降低和预防骨痛危象的发生.结论随着国际交往增......

    作者:杨方源;黄苹 刊期: 2005- 06

  • 血小板生成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儿童血液病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病儿童血清和骨髓上清液中TGF-β1、TPO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及骨髓上清液中TGF-β1、TPO水平.结果ITP患儿血清TPO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骨髓上清液中TPO和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A......

    作者:丁红芳;高欣义;杨昭华;王连英;刘杰 刊期: 2005- 06

  • 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全身性真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积累和交流白血病化疗病人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时临床经验.方法总结2年中明确诊断深部霉菌感染病人的诊断过程、方法、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和转归.结果确诊深部真菌感染者共5例,均为白血病患儿,感染前或感染中白血病达完全缓解,特征性表现为发热,抗菌素治疗>5天无效,轻中度压痛的多发性硬性皮下小结(2/5例)和肝脾肾散布性低密度病灶(3/5例),需四周以上二性霉素治疗,有明显但可以处理的毒性反应.结论发热、抗......

    作者:汤静燕;薛惠良;陈静;陈静;潘慈;顾龙君;叶辉;董如 刊期: 2005- 06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ITP病毒感染情况及其治疗与病情转归.方法(1)统计患儿发病的诱因,部分患儿检测EB病毒、巨细胞病毒、微小病毒B19、单纯疱疹病毒、支原体、自身抗体.分析病毒感染与ITP预后关系.(2)分析难治性与慢性TIP预后与治疗的关系.结果(1)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无关.(2)有特殊病毒感染诱因者共22例,其中12例(54.5%)为难治性或转为慢性;无特殊病毒感染诱因者共77例,其中19例(24.......

    作者:郭海霞;李文益;孟哲;陈环;薛红漫;夏焱 刊期: 2005- 06

  •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4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实验室特征.方法诊断依PVSB标准;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凝血四象、血小板功能等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活血或马利兰治疗.结果4例患儿中以出血症状诊断2例、血栓症状诊断2例;脾肿大3例;外周血血小板(Plt)724~1028×109/L,易见Plt聚集成堆,可见巨大Plt、畸形Plt;骨髓象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分类以产板型为主;3例APTT延长,血小板......

    作者:赵晓明;盛光耀;卢洁;邹湘;徐学聚 刊期: 2005- 06

  • 小儿血小板增多症病因分析

    血小板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多,按病因可分两类,一类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另一类是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于感染、肿瘤、激素治疗后等.临床上小儿血小板增多症比较常见,但是,血小板增多症病因分析报道很少,现将近5年我科收治的小儿血小板增多症分析如下.......

    作者:李春怀;贾飞勇;梁东;王月 刊期: 2005- 06

  • 小儿急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51例临床分析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两型,其中ALL占70%.目前国际上儿童ALL5年无事故生存率(EFS)已达70%~80%,ANLL的5年EFS可达40%~60%[1].但我国仅在某些治疗中心可达此水平.......

    作者:樊晓丽 刊期: 2005- 06

  • 79例儿童细小病毒B19感染的临床分析

    细小病毒B19在儿童有较高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同时也是细小病毒B19感染的主要传播者,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细小病毒B19致人类疾病谱在不断扩大,我院2003~2004年共收治了79例细小病毒B19感染患儿,现对其临床表现及相关疾病分析如下.......

    作者:芦映红;贵琳 刊期: 2005- 06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早由Stein等描述其临床、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后随着ALK基因蛋白的发现,对其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WHO新淋巴瘤分类中,被正式确立为一个独立的NHL实体[1].现就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治疗、预后等方面介绍如下.......

    作者:杨菁;张永红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