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主要反应我国小儿血液/肿瘤临床、科研及预防医学的动态和成果,传递国内外小儿血液/肿瘤研究进展的最新信息,推广小儿血液/肿瘤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读者对象为从事小儿血液与肿瘤的各级医生、实验室研究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兼顾基层、培养中青年,并益于提高小儿血液与肿瘤疾病的医疗质量。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小儿血液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66/R
- 国内刊号:司英健 王焕民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现状和进展
杨丽华;卢新天
关键词:大剂量, 甲氨蝶呤, 注射治疗, 复发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鞘内注射, 患儿, 中枢神经系统, 协作组, 无事件生存率, 药代动力学, 微小残留病, 髓外白血病, 生物学特征, 内分泌异常, 门冬酰胺酶, 总生存率, 肿瘤, 预防治疗, 诱导缓解
摘要:自上世纪70年代,由于采用了联合化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研究发现,约65%的ALL患儿在缓解期出现髓外白血病复发,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随后开始采用CNS白血病(CNSL)预防治疗,包括头颅放疗(CRT)、鞘内注射甲氨蝶呤(IT-MTX)或三联药物鞘内注射治疗(TIT)及可透过血脑屏障的中剂量甲氨蝶呤(IDMTX,0.5~1 g/m2)或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1 g/m2),使CNS复发率控制在3%~8%,患儿的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均明显提高.上世纪80年代发现,CRT可引起白质脑病、内分泌异常及二次肿瘤等严重的后遗症,同时德国柏林-法兰克福-明斯特(BFM)协作组和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OG)证明延迟强化(DI)、加强IT和包含HDMTX(2~6 g/m2,3~8次)、门冬酰胺酶(Asp)和地塞米松(Dex)等药物的全身强化疗在预防CNSL方面能起到与CRT相同的效果,因此CRT的应用逐渐减少,甚至在有些ALL方案中完全取消了CRT[1].比如,St.Jude儿童研究医院(SJ)的XV方案中,根据ALL患儿诱导缓解后的微小残留病(MRD)水平、生物学特征和药代动力学(PK)进行危险度分型并个体化HDMTX用药,强化HDMTX等全身化疗方案和TIT,全部ALL患儿均未采用CRT,5年EFS和OS分别达到85.6%和93.5%,5年累计单纯CNS复发率和联合CNS复发率分别为2.7%和3.9%,与既往行CRT的临床试验相比,CNS复发率并未增加,且EFS和OS明显提高[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