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主要反应我国小儿血液/肿瘤临床、科研及预防医学的动态和成果,传递国内外小儿血液/肿瘤研究进展的最新信息,推广小儿血液/肿瘤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读者对象为从事小儿血液与肿瘤的各级医生、实验室研究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兼顾基层、培养中青年,并益于提高小儿血液与肿瘤疾病的医疗质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小儿血液

主办单位: 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6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司英健 王焕民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小儿血液
  • 主办单位: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66/R
  • 国内刊号:司英健 王焕民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介绍

本刊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主要反应我国小儿血液/肿瘤临床、科研及预防医学的动态和成果,传递国内外小儿血液/肿瘤研究进展的最新信息,推广小儿血液/肿瘤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读者对象为从事小儿血液与肿瘤的各级医生、实验室研究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兼顾基层、培养中青年,并益于提高小儿血液与肿瘤疾病的医疗质量。

本刊栏目设置
专题论坛、论著、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会议纪要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社征稿要求

  1.来稿不得一稿两投。须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单位负责稿件的保密性与真实性及作者排序合法性的审查。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需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或其复印件。

  2.文稿应科学实用,论点鲜明,数据真实,层次清楚,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论著全文(包括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表和图)5000字左右、综述不超过4500字、讲座不超过3000字、病例报告在1000字以内、临床经验交流不超过2000字。简化字应用国务院第一次公布的方案。

  3.文稿须用A4纸打印,一式两份,并随同打印稿发送相同版本的电子版文稿一份(Word格式,有上网条件者可发送E-mail,无条件者可寄光盘),标点符号占一格,不收复写及复印稿。

  4.文题 应确切地反映本文内容,力求简明、醒目,尽量不用副标题,一般20字左右,不宜超过30字。

  5.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写明,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如刊出前必须变更作者署名,请务必出示单位相关机构证明,否则不予受理;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6.摘要 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在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适当增加内容,尚应包括文题、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首字母大写)、第一作者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还应注明Corresponding author姓名及E-mail地址。如第一作者与其他作者单位不同,应以“*”注明,例如:“LIU Xianyan*, WU Lianbing, SONG Jia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First Hospital,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4, China”。

  7.关键词 关键词著录应规范、准确,一般3~5个。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并空两字空格。中、英文关键词的选择可参考万方医学网(http://med.wanfangdata.com.cn/KeyWords/ Navigation.aspx),以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 mesh)及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为准。中医药关键词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为准。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8.计量单位 采用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一条斜线下加括号,括号内的两个单位符号之间加圆点,如:ng/(kg·min)。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量单位(如:人、次、台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OD)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 Hg)或厘米水柱(cm 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 mm Hg=0.133 kPa)。当“天、小时、分钟”作为单位跟在数字后出现时,一律用缩写,如:天(d)、小时(h)、分钟(min),而不作为单位使用时则不宜用缩写,如:“3天”应记为“3d”,而“每天”不应记为“每d”。

  9.数字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50.2%±0.6%不要写成50.2±0.6%,应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可写成4×3×5 cm3。

  10.统计学符号 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中位数仍用M );(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 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10)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关于资料的统计分析:对于计量资料,应根据实验或调查设计类型和资料的条件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计数资料,应根据实验或调查设计类型、列联表中计数变量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能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统计学处理应写明所用统计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及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 =4.68)。

  11. 图表 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如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则写为图1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约为5∶7左右。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片不可折损。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应标在图复印件上,不要直接标记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为防止照片折损,应将照片图先附在纸上,每图下给出图题和图说明,将此纸复印,将一式二份的复印件分别放入稿中,再将照片另用信封装好,随稿寄来。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12.参考文献 按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如“et al”。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参考文献题录按下列书写格式书写:

  [期刊类文献]

  作者·题目·刊名,年,卷:起-止页。

  示例:

  [1] 陈玉梅,赵要顺,邹尧,等. 伴t(8;21)/AML1-ETO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小儿血液,2005,10:99-102.

  [2] Gratwohl A, Brand R, Apperley J, et al.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nd outcome in HLA-identical sibling transplantations for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Blood, 2002, 100:3877-3886.

  [书籍类文献]

  作者.章节名称//主编.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

  示例:

  [3] 汪敏刚.支气管哮喘//戴自英.实用内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33-840.

  [4] Weinstein L, Swartz MN. Patholog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s// Sodeman WA Jr, Sodeman W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8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1974:457-472.

  [网页文献]

  作者.题名.刊物或网页名称,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网址).

  示例:

  [5] 傅刚.大风过后的思考.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2002-03-06].


期刊引用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发文量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往期文章
  • 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TG治疗相关急性肺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C)治疗后出现少见血清病反应一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第二次使用ATG后合并ALI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儿于第二次使用ATG后10d,出现发热、关节痛、肌痛、皮疹等临床表现,伴随突发烦躁、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部CT提示双肺弥漫毛玻璃影,临床诊断为ALI,应用甲泼尼龙治疗好转......

    作者:郭晔;王书春;杨文钰;竺晓凡 刊期: 2013- 01

  • DA方案联合维甲酸诱导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为探讨诱导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及预防其毒副作用的有效方法,对18例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采用DA方案联合维甲酸诱导治疗,1疗程后复查骨髓象,完全缓解14例,完全缓解率77.8%,其他4例2疗程结束后再复查骨髓,均完全缓解.完全缓解后给予定期交替强化治疗,维甲酸维持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完全缓解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本方案是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案.......

    作者:薛天阳;许伟 刊期: 2003- 01

  •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溶血性贫血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ID)患儿合并溶血性贫血时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11例HLD合并溶血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儿进行了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及铜蓝蛋白水平检测,部分患儿行24h尿铜、血铜水平检测,并对部分患儿的一级亲属进行血铜蓝蛋白水平检测.结果11例患儿均符合HID诊断标准.就诊时中位血红蛋白浓度为69g/L,中位网织红细胞百分数为5.9%.所有患儿查体均伴......

    作者:陈森;姜丽华;刘嫣;李静岩;张美玉;乔丽津;王文红;张碧丽 刊期: 2011- 05

  • 小儿脂肪母细胞瘤19例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指导诊治及评估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外科2007年-2012年间收治的脂肪母细胞瘤19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术后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本组病例中男10例,女9例,年龄3个月~11岁.瘤体部位:位于下肢5例,上肢3例,腋部2例,颈及项背部2例,肠系膜2例,骶尾部2例,胸壁l例,臀部1例,阴囊l例.临床......

    作者:包楠;邱颖;刘菁;张晓伦;邹继珍;张颖 刊期: 2013- 04

  • 关于论著类文章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

    作者: 刊期: 2005- 05

  • 幼儿Evans综合征1例报告

    病例患儿,男,1岁,因进行性面色苍白伴反复发热2个月入院,体温波动在38℃至39°C之间,无排血便及血红蛋白尿,时有轻咳,否认细胞毒药物使用史,多次院外治疗无效.......

    作者:金宏娟;林凤莺 刊期: 2003- 02

  •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是威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和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文献报道:IFI的发生率在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患者为10%左右,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发生率达10%-30%.IFI确诊病例总体死亡率极高,在化疗病例中达30%-60%,而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病例中高达50%-90%,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IFI病死......

    作者:刘天峰;竺晓凡 刊期: 2008- 04

  • EB病毒抗体检测在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EBV四种抗体(VCA-IgM、VCA-IgG、EA-IgG、EBNA-1-IgG)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8例EB病毒感染儿童血清样本的EBV四种抗体.结果(1)病例年龄2月~15岁,中位年龄3岁,<4岁53例,4~8岁16例,>8岁9例;(2)78例患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1例(65.4%),呼吸道感染7例(9.0%),另外还有原......

    作者:刘勇;陈琴;薛红漫;王明义 刊期: 2006- 02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化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患儿,男,9岁,1998年12月10日因发热,面色苍白,乏力伴皮下瘀斑在北京某儿童医院检查:WBC35×109/L,RBC2.15×1012/L,HGB73g/L,plt20×109/L,N0.27,L0.30,幼稚细胞0.43,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早幼淋为99.5%.......

    作者:熊德上;蔡锷 刊期: 2003- 06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染色体分析

    目的总结55例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染色体结果,分析与临床特点及近期治疗效果的关系,提高对伴有染色体异常N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NB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分期分组、肿瘤标记物、染色体结果、治疗方案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55例NB患儿中有4例存在17q获得(7%),1例患儿同时存在17q获得及1p缺失(2%),余50例(91%)患儿染色体检查均正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5例患儿肿瘤标记物在病初均......

    作者:赵倩;张大伟;李蓓;李彬;金眉;赵文;王希思;段超;李兴军;郝腾;黄程;马晓莉 刊期: 2014- 05